第211章 朕还是要告诫你们一声,你们最好一直这般听话(3/5)
也就在此时,天幕上的字迹也总算再度发生了变化。
【赵匡胤在位之际,不仅加强了皇权,同时也吸取了唐朝至五代之时科举的弊端。
可以说,科举制在他手中进一步的被完善,科举选拔的制度变得越发公平。
并且他设置封桩库,将南方诸国踏平之后,将所获得的财富尽数置于库中,每年税收的盈余也同样存于其中。
在赵匡胤的计划之中,存够五百万他便会派遣使者向辽国赎回燕云之地的山后诸郡,届时他便可以全力对付仅剩的北汉!
而若是辽国不同意,他便将这些钱财尽数用于招募将士,购置粮草,以武力强行收复燕云十六州后,再面对北汉!
远交近攻这一决策,在赵匡胤手中被玩的出神入化。
可惜他到死也没见到自己计谋初见成效。
烛影斧声的那一夜不论发生了什么,赵匡胤驾崩了。
赵光义继位之后,擅长内政而不善战事的他,几乎将赵匡胤的布置毁于一旦,彻底覆灭了宋朝大一统的希望。】
五百万赎回燕云十六州?
看到这行字,李二的眼神逐渐变得古怪了。
跟关外势力,还需要赎?
不是直接派使者去要么?
若是他给,那自然最好,若是不给,那便让使者在那消失,然后连他的国家一并收复!
“这玩意,还用花钱?”
“……辽国可没大唐时期那些零零散散的国家那般孱弱,十几二十万大军,他们真能拿出来。”
赵匡胤解释道。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