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执政人才(2/5)
蔡邕见到这般字体和内容,也是忍不住啧啧称奇:“莫非这世上真有生而知之者?太守果非常人也。”
蔡昭姬忍不住小声将这首诗念诵出来,读完之后细细品味,再看向陆诚之时已是满眼崇敬。
“字好,诗也好。”
虽然此时流行的还是汉赋和乐府诗,诗歌的形式与唐诗有所不同。但简洁明快的唐诗,即便放在这个年代,仍旧能够彰显它的魅力。
一番一番夸赞、谦虚,你来我往,陆诚与蔡邕倒是更熟悉了一些。
“伯喈先生,不知可否一观焦尾琴?”
“自然可以,昭姬,去将琴取来。”
“是,父亲。”
华夏古代有四大名琴,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以及蔡邕的“焦尾”。
陆诚在音律一道上的造诣还要胜过书法,自然对这四大名琴之一的焦尾很感兴趣。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就没有两棵完全相同的树木。使用不同木材制作出来的琴,效果自然也会有所不同。
陆诚接过焦尾琴,放置于身前桌案之上,屈指弹了一下,但听得琴音清亮,如清泉之水,如竹林之风,让人倍感舒适。
随后,陆诚拨动琴弦,信手弹了一曲高山流水,一曲美妙绝伦的琴音挥洒而出,如山之巍峨,水之灵动,立刻便吸引了蔡邕父女二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