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秦国历代君主5(3/5)
一方面,对于吃掉自己好马的三百多个乡里人,秦穆公以“君子不以畜产害人”,并没有处罚他们,而是赦免了他们的罪责,同时赐酒给他们喝,取得民心,结果在韩原之战时得到他们的回报,反败为胜。
另一方面,在秦穆公十三年(前648年)晋国发生饥荒而民不聊生时,秦穆公没有听从丕豹趁晋国发生饥荒而借机攻打晋国的建议,而是听从和采纳了公孙支和百里奚的意见,重视民生,顺从晋国的民意,决定伸出援手,救助晋国的百姓,派人将秦国的粮食分水路和陆路,浩浩荡荡地从秦国的雍地运送到晋国的绛地,成就“泛舟之役”,赢得了民心,提高了秦穆公在中原各国中的声望。
继续阅读
此外,由于所处奴隶社会的时代影响,秦穆公的民本思想有很深的奴隶制烙印。在秦穆公死后,为他陪葬的人员有170多人,其中不乏许多贤能之臣。这些人才的失去,造成了秦国从秦穆公到秦孝公间隔的这几代的消沉,“秦不能复东征也”。
军事上,秦穆公在位期间多次对外用兵,有胜有负,外交上,秦穆公在位期间主要以“诗书礼乐”为政,以“礼”待晋惠公,以“诗”与晋文公做政治交易,以“乐”投戎王所好,通过结盟、争斗、联姻等手段协调秦国与晋国、郑国、西戎等的关系,最终东服强晋,西霸戎夷。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