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楚国历代君主8(4/5)
当时晋国刚刚消灭了叛逃齐国,并借助齐国力量潜入曲沃发动内乱的栾盈,平息了内乱。齐庄公因资助栾盈反叛,并派兵乘机侵入晋国纵深地带以报平阴一战之仇,担心晋国报复,想与楚康王会盟,以便联络力量共抗北晋。
康王便派大将蒍启强随齐国使者访齐,与齐国订立会盟的时间和地点。适在此时,齐庄公听说晋国在夷仪大会诸侯,马上就要讨伐齐国,忙派大臣陈无宇随同就要返回楚国的蒍启强再到楚国,以求借兵抗晋。
应齐庄公之邀,楚康王马上就组建起了楚,蔡,陈,许四国联军再次杀向郑国,以缓解齐国所受的军事威胁,晋国只好放弃了正在进行的攻齐之战,率军回救,楚康王见战略意图已经达到,就撤军回国。
楚康王十三年公元前547年,也就是向戎弭兵,豪门之会的前一年。那年春天,楚国与秦国联合向东攻打吴国,军抵雩娄,见吴国戒备森严,防守有道,便兵锋一转,洁洁汤汤地杀向郑国。
一举攻克城麇,俘获了郑国的印堇父、皇颉两位大将。印堇父被作为战利品献给了秦国,皇颉则被楚国囚禁。关于俘虏皇颉一事,后来还演绎出了一个"上下其手"的故事。
公子围后来的楚灵王与一个县尹穿封戌同时攻打皇颉,皇颉抵挡不住,滚落下马,公子围欲上前活捉,穿封戌已捷足先登,公子围索要不得,先告于康王,说是穿封戌贪念军功,抢了他的俘虏。善于献媚的太宰伯犁州受康王之命当庭审理。
他当着皇颉的面将手高高地指向公子围,恭敬地说:"这位是王弟公子围!"又用手低低地指向穿封戌,高傲地说"这位是我国边境之地的一个县尹!你说,到底是谁先俘了你?"精于察言观色的皇颉从其手指的一上一下,言辞的一恭一卑中早就凡心知肚明,洞晓一切,一口咬定是公子围俘了他。
气得穿封戌七窍冒烟,拔了剑就要杀向公子围,最后还是康王出面,同时对两人进行奖励,宴请,才得以调停。
楚康王十三年公元前547年,仍然臣服于楚国的许国与已附晋国的郑国发生冲突,许国国小兵微,耐何郑国不得,许灵王亲赴楚国请援兵伐楚,楚兵未出,许灵王却病逝于楚,楚康王信守诺言,于10月统兵伐郑,"师入南里,堕其城,涉于乐氏,门于师之梁",伐郑一战取得辉煌的胜利后才归楚,葬许灵公。
纵观楚康王的伐郑之战,有时是为了与晋争夺对中原一带的控制权,有时是为了替手下的附属国报仇雪恨。
有时是为了从侧面缓解盟国所受到的军事压力,其战虽并不激烈,场面并不宏大,但却将一个挚着向上,疾恶如仇,奋发有为的楚王形象入木三分的刻画在我们的面前。
远交近攻东有吴国侵扰,北有强晋挤压。由于政治环境的险恶,楚康王不得不限于两面作战的险恶境地。为了彻底打破晋吴联手制楚给楚国带来的不利局面,他以牙还牙,采取了"远交近结"的外交策略。
在西面,楚康王借助楚康王元年公元前559年晋国率八国联军讨伐秦国,再次与秦结仇之机,与秦国建立起了牢固的同盟关系。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