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三十而立(2/5)
没过多久这个人好像突然换了一个人一样,能够利用身边的人、一切资源,把握机遇从而一鸣惊人。
“三十而立”立的是什么呢?
有人认为立的是今后人生要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事业;有人认为立的是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则;有人认为立的是承担责任的能力;也有人认为立的是你能否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
其实,这些答案基本上都没什么问题,就看这些人能悟到什么。刘卓要做的就是确立今后的为人处世原则;确立今后为之努力的目标与兴趣。
为人处世的原则、准则,刘卓在前世三十多年的社会生活中早已确立。对于今后为之努力的目标与兴趣,刘卓满脸皱眉。
商人只是职业,可以让自己及跟随自己的一批人过上不错的生活,但那也仅仅是谋生的手段;造反,刘卓也就有过那么一丝的念头,随之而来就是各种问题。
要知道,就算明军在万历四十七年遭受了萨尔浒之战的惨败,明朝随后建立起来的边关防线依旧让女真无处下手。
即便是明朝内部出现各种问题,后金女真依旧没有办法打破宁锦防线、山海关防线,只能绕道从喜峰口、独石口、青山关等地入关。
此外,明朝内部依然有着大量的人口,可以就地拉起上几万、十几万的兵丁,镇压各地的起义。
后来,之所以局势无法控制,就是因为崇祯太急了,急于镇压农民起义导致问题频出。
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多是臣子篡位、武将黄袍加身。朱元璋开创的明朝与刘邦建立的汉朝被人称“得国最正”。
朱元璋开局一个碗,不是贵族也不是前朝官员。其凭借着自己努力,驱除胡虏、恢复中华,建立明朝,被称为得国最正,获得了士人阶层、地方豪绅、底层百姓的支持。
即便是明朝末期,依旧有大量的士人阶层与地主阶级维护支持明朝的统治。所以,造反就目前来说性价比最低,也是最不划算的。况且,刘卓暂时也不想造反。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