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曹老四返回(2/5)
三日后,几位建筑大师找到刘卓,将所画图纸交刘卓查看。刘卓看后极为满意,但是为了保险起见,一众建筑大师还是决定跟着刘卓前往青岛就地查看地形、地势、地下岩层的分布。
大概六七日的功夫,众人跟随着车队来到青岛,入目可见的就是零星的数十户的渔民。与渔村相隔不远的则是一排排的帐篷、简易木制屋舍。
众人到了目的地后,等待多日的管事立马开始分配帐篷或木屋,随后由护卫带领前往。将所有事情交代给林怀后,刘卓就去忙着其他事情。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刘卓带人前往崂山县、胶州购买了大量的粮食与日常所用物品。
有了这些准备,今年上半年的青岛建造所需粮食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起初,刘卓的设想是在青岛港口与船厂两处分别营建村落。后来经建筑大师提醒,船厂有人护卫,就不用兴建村落。
反倒是港口,来往众多的船只,装卸、转运、集散货物需要大量的人手,也需要便利的交通。
所以港口附近几公里内最好不要兴建大量重要的设施,把路面平整就行。
在刘卓的几番挽留下,几位建筑大师终于答应在这边多停留几个月。一众大师与刘卓,每日不是查看各处进展,就是检查所用建材质量是否合格。
因为刘卓所需要的村镇规模不大,仅是够万人居住,基于高效的分工协作,各处、各地的进展也是非常快。
没多久,各处的地基、奠基工作就完成了,主要也是青岛地区各种石材、岩石众多,不需要长距离运输。
在青岛进行热火朝天的建设中时候,远航的曹老四也踏上了返航的路程。
刘卓虽然命曹老四去澳门贸易,但是内心深处对于贸易的成功率不抱太大希望,毕竟海路确实有众多不稳定的因素。
有时候不仅需要面对海盗,明末时期还有荷兰人的骚扰、台风等各因素。
怪不说海上贸易利润高,人家拿命去赌,再高也得认。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