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军中琐事(3/5)
次日,刘卓早早的来到了大营,召众将研讨战法。
尽管刘卓已经让人将燧发枪、红夷大炮的射程与威力提升了不少,但是刘卓依旧不敢将此物贡献出来。
其一,朝廷打败仗的次数、频率太高了,提供给明军就相当于是送给了敌人;其二,每支燧发枪耗费的人工与材料成本较高,对如今的大明来说,大规模的列装不是很现实。
其三,燧发枪无法击穿后金白甲兵上的三层甲,什么时候研究出可以破甲的燧发枪,刘卓才算觉得研究成功。
前几日,邱泰的来信中说,新式的燧发枪、新改进的火炮快要研制成功了,尽量的赶在登陆辽东前,提供一批的样品。刘卓对此也是异常的兴奋。
刘卓在上任登莱巡抚的时候,便将火器所邱泰、器械所张通、以及一大批的工匠安顿在莱州府的潍县,并派亲卫防卫。潍县有铁矿,距离几个产煤区也较近,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生产效率。
“战法是什么?战法是我军与后金两军垒所采用的方法、策略。没有一成不变的对敌之策,只有什么样的策略对我军有用,可扬我军之长处。”
“你们需要明白、抓住关键点,在我军驻扎的地区,必须得把后金鞑子牢牢的阻挡在工事之外,这才是我们如今登上辽东的意义所在。”
“后金八旗军人数比我们多,我们就让其发挥不出人多的优势;后金八旗军多数都骑马,我们就让他们的骑兵难以发挥作用;后金八旗军白甲兵过千,我们多派人上去群殴。”
“打仗没有什么固定不变的套路。战场之上瞬息万变,不仅需要临敌应变,还需要把握转瞬即逝的战机。除了对后金八旗军知己知彼外,还要善用身边的一切发挥我军的长处,限制对方的优势。”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此次驻扎,不是与后金分出胜负,而是为了给朝廷一个姿态,也是为了减少所耗费的军需。从我们登上辽东开始,就意味着我们与后金女真进入了战略对峙的阶段。”
“战略对峙,这是我军主动选择的对敌之法。这是基于目前军队训练不足、战场经验不够、粮草不足,战力无法与后金直接对抗而选择的无奈之举。”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