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资本积累(3/5)
作为一个从商二十多年的老人,他对那些人的嘴脸再清楚不过了。李常在不知道什么是商业,更不清楚什么是资本主义萌芽,他只知道动了别人的蛋糕,人家就会整你。
即便是公子身为山东省最高军政长官,也不会例外。大明朝非与百姓共天下,实乃与士大夫共天下啊。
刘卓自然清楚李常在提醒的意思,但是告诉了他,他又理解不了,索性就不说。因为这是新兴的资本主义萌芽,即便是在如今的欧洲,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也还没有爆发。
如今的大明朝,选择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或许不是最优解,但是却是刘卓所能为其选择的最佳发展途径。
让刘卓有此底气的不是辽东的那三万大军,也不是济南钱庄的成立,更不是令刘卓自以为傲的商行。而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具有的优越性,远非封建小农经济可比。
因为资本主义经济在许多方面几乎完胜了以小农经济为主封建经济。这是任何想要出人头地、想要翻身改变自身命运的千千万万百姓心中的渴望。
究其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首先,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社会化大生产提供了制度基础。
官绅地主的压迫使得百姓与长久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即土地分离,致使社会上出现了一大批可供资本剥削的雇工。
此外,生产资料高度集中到了部分的资本家手里,导致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产生。资本私有制的出现,又使得生产资料与劳动力大规模集中,促进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其次,资本逐利的劣根性为生产的扩张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资本家们为了追求剩余价值敢于冒任何的风险。
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使得资本家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再生产,增强抵抗竞争的风险,进而一步一步的形成垄断地位。
然后,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广阔的市场空间,来满足资本的无序扩张。随着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本国内的市场已经无法满足资本家的野心。其将目标瞄准了国外与海外。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