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不法之举(3/5)
“如今,干旱确实仅限于陕西的境内。但是旱灾的范围扩大呢?一旦旱灾范围扩大,那就一切都不好说了。况且,派人前去不过只是一步闲棋,用不用得上,还是两说。”刘卓看着卫道小心谨慎的样子,不禁笑道。
听完刘卓的解释后,卫道才有些明白。公子一如往日般对没有发生的一些事情有着预知的能力。虽然有些不可思议,但是这些年来,基本也都应验了。这也是卫道近几年愈发恭顺的原因。
“卫道懂了,公子还有何指示?”卫道压低了嗓音道。
“派人传讯辽东,令高景轩、胡忠速速返回济南。”刘卓斩钉截铁的命令道。
“属下领命。”卫道答道。
“近期锦衣卫也消停了不少,你手下的人若有余力,不妨多关注关注所在州县的县官、知州。这些官员若是敢贪赃枉法,欺压良善,直接上报于我。你可清楚?”刘卓直接吩咐道。
最近一段时间,锦衣卫确如刘卓预料一般,没有余力伸向济南,刘卓对此自是欣喜若狂。既然锦衣卫不来骚扰,那就得给情报处找些其他的事情做。刘卓一向不太在意吏治,但如今倒是可以看看省内有什么巨贪大恶。
继续阅读
“属下清楚。”
就在卫道离开抚台衙门不久,李常在与苏若莹带着整理好的材料来到了衙门。
“公子,属下与底下人耗时良久,终于将商行可以抵押的财产列出了明细。此次统计的主要是山东省内的财产,涉及房产、良田、马匹等值钱的物件。”
“这边是汇总的数据,那边是具体的财产情况。还有一些杂乱的资产,价值比较低,就单独列出来了。”李常在认真而又严谨的向刘卓汇报着。
明朝时期,普通的青砖石瓦房大概在一百两白银以上。至于县城、府城、省治中的宅院价格更高,而李常在所提的房产多数位于府城和省治。
至于田价,则是受到时间、地域、用途、土地肥沃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差异。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