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老庄之学(3/5)
两人的智慧虽然看似对立,但却是一深一浅,一有一无,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对立而又统一。
看着手中的手中的几本本道家着作,刘卓扭头看看了屋内,不由的眼含笑意。
前世在上高中的时候,刘卓才接触到唯物论、辩证法、以及认识论。由于这些哲学知识枯燥无味,加之对其不太感兴趣,学习起来简直就是枯燥无味,生不如死。
如今翻读道家经典,对其却实有了不一样的体会。
刘卓以往对于人生、社会、国家等的理解也就几句。盛极必衰,物极必反,否极泰来,日中则昃,乐极生悲,月满则亏,周而复始。多次翻阅后,又有了不一样的人生体会。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老子·德经·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句话意思也就是,道的运行规律、轨迹,就是反;道在柔弱的状态下可以更好的发挥其作用。万事万物来自于有,有来自无。
这句话的重点在于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首先,大道对于一切的事物都有着反向的作用。如,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越想追求强大,就必须先从弱小做起。
其次,一切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对立统一的过程,任何事物都有其对立面。
当事物发展到了极致的时候,必然会朝着相反的方向转化,在某个临界点回到原本的属性。比如太阳东升西落的过程,先弱后强,在午时达到最强,然后再返回。还有人的生老病死亦然。
最后,道的规律是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天下万物的生长也是如此,对于可见的、不可见的,有形的、无形的因素也要足够的重视。
道的常态是“守弱”,柔弱。柔,就是不强硬,弱,就是不强势。即弱者道之用。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