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涌动(4/5)
这事倒是值得警惕,但这并不妨碍魏国对其识时务之举的大肆封赏。
曹叡即刻颁布诏令,任命公孙渊为大司马,封为乐浪公。
退朝后,曹叡回到东堂,中书令孙资很快便应诏前来。
今日正是要商讨上党太守的任命一事。
当曹叡向孙资询问时,孙资似是早有准备,当即开口:“陛下,高廷尉家中三子高宣茂在朝任尚书郎两年,其人为人公正,通宵律法,破有父风,陛下可察之。”
“嗯...”曹叡若有所思,“他虽没见过此子,但他深知其父高柔的做派。一句‘颇有父风’便是对此子极高的评价了。”
曹叡没有当即答应下来,只说自己会再思量。
他又和孙资谈了一些政务,说是关中都督夏侯楙提议将渭水的成国渠向东伸展一百多里,到泾水入渭附近。
别说孙资很惊讶,就连曹叡也是震惊不已。
这夏侯楙竟然还懂这些?
当然了,夏侯楙自然是不懂。这计划是之前邓艾的关中时就提出的,后来经过详细的规划,最终由夏侯楙上疏。
孙资也深知此事极为利好,故而并没有阻拦,如实汇报给了曹叡。
曹叡也深以为可,即刻让孙资代为批复了夏侯楙的奏表。
送走了孙资,曹叡并没急着回后宫,他又召见了一位官员。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