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出征!(2/5)
如此密集的箭矢总有命中的。
就在夏侯献沉溺其中时,甄像的声音忽然从耳边传来。
“将军,您看这就是元戎弩。”
甄像不知何时叫人拿来了一台让夏侯献观摩,夏侯献从对方手中接过弩机,第一感觉就是轻便!
当然是相对而言。
这台比当时在长安时马钧第一次做出的轻太多了,完全达到了单兵作战的程度。
夏侯献饶有兴致的把玩着,这时,甄像建议道:“将军,这里您扣开看看。”
顺着甄像指着的地方,夏侯献打开了弩机顶部的木盖,里面装着数量极多的箭矢。
只不过这箭矢很短,估摸着也就五六寸。
据甄像介绍,这新式元戎弩为了能够“扩充弹夹”,特意将箭矢又缩小了几寸。
这里要说一下,诸葛亮原版的元戎弩号称是“一弩十矢俱发”,蜀军用的箭矢大约八寸左右。
所谓“俱发”并不是一次性发射十支箭,而是可以连续发射十次,就如同方才校场看到的那一幕一般。
马钧改良后,虽没达到他期望的那样连发五十次,但也达到了最多三十发的强度。
由于箭矢过短,所以对于箭头和箭身的选材相对苛刻,无法大规模量产也是情理之中。
夏侯献把目光又看向弩机本身,机身侧面有一个扳手状的部件。
向前四十五度推来“挂弦”,向后拉至九十度便是“张弓”,最后向下拉就是“放箭”。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