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罪证(4/5)
高柔今年六十多岁了,他自认为自己身子骨还算硬朗,再熬个十几年应当不成问题,他准备往三公的位子上努努劲儿。
这个时候要是得罪天子身边的近臣可不是什么好事。
高柔合起卷宗后看着贾充,“公闾啊,此事干系重大,需慎重对待,这样吧,老夫近日再去审理一次,看看是否还有遗漏。”
“唯。”贾充拱手应下。
以他对高柔的了解和高柔侧面的风评来说,贾充认为高柔定然不会藏匿。
高柔也的确是贾充所想那样,他只是想找个合适的时机罢了。
.........
夏侯献这些日子也没闲着,他在上值期间拜访了五兵尚书桓范。
交谈时夏侯献有意无意往中书台的话题上引,果然桓范对于中书台插手政事也极为不满。
桓范此人极为自傲,作为五兵尚书的他有权过问兵事,可天子从不问计于他。
他认为孙、刘二人本是出身低贱之人,就是帮天子书写诏书的小吏,他们岂能知兵?
之后,夏侯献还拜访了今年才入朝为官的客曹尚书孙礼。
孙礼也直言道,他之前在地方做太守时政务缠身,反而到了朝中却清闲了下来。
客曹负责与吴、蜀外交事宜,同样的,曹叡这种事情也不问他,而是直接让孙、刘二人给出建议。
而在夏侯献拜访辛敞,并有意征召他的时候,却并未谈论此事。毕竟其父辛毗和孙资等人有隙之事人尽皆知,没必要刻意煽风点火。
辛敞有些军事才能,即便不看中他背后千丝万缕的关系,此人也值得一用。
辞别了辛敞,夏侯献回到府上。
原本今日王肃说要来府上看外孙,顺便留府用饭的,可回到府上别说王肃了,就连儿子夏侯淼都不见了踪影。
这时,王元姬走了过来,她看着夏侯献四处张望的样子就知道他在找什么。
她一欠身,开口轻柔道:“阿父说府上还有些事情就不留下用饭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