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我可真是勤政的大将军(3/5)
等到他们得到升迁或是入土后,再徐徐图之,否则像曹爽那样直接大刀阔斧的安插心腹,未免吃相太难看。
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徐邈应当会成为王濬的外舅,但由于夏侯献老早就把王濬从河东挖掘,现在的他已经在江夏上任。
所以王濬和徐氏女的这段姻缘大概率是没了。
发了会儿呆,夏侯献忽然想起案台上还有些册子没看完,于是跟对方告别:“我先走了。”
“郎君慢走。”
折回将军府正堂,夏侯献坐到案前翻看着册子。
现在的他有种一国军政扛于肩上的紧迫感,至少在白日里不敢有丝毫松懈。
毕竟你不做,就会有别人替你来做。
他很快拿起盖有雍州刺史部印章的简牍,拆封后马上观读起来。
这自然是邓艾所书——屯田策。
记得当年在淮南初识的时候,邓艾就有了基本的雏形,只是那时的夏侯献人微言轻,但他答应过邓艾,如果有朝一日自己能掌庙堂大权,必不会让邓艾的心血付诸东流。
信中言:
从前平定黄巾之乱,为此而屯兵开田,在许都积蓄了许多粮食,目的在于控制天下。
而今三面已平定,但淮河以南还有战事,每当大军南征,仅用于运输的兵力就占去一半,耗资巨大,劳役繁重。陈、蔡之间,土地肥沃,可以减省许昌周围的稻田,引水东下。
今可在淮河以北屯兵二万人,淮河以南屯兵三万人,按十分之二的比例轮休,常有四万人,边种田边戍守。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风调雨顺时,收成常常是西部的三倍多。
扣除兵民的费用,每年用五百万斛作为军资。
六七年间,可以在淮河上游积蓄三千万斛粮食。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