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将军府议兵(2/5)
先不说造船地的问题,就算是把船队开进大江,大江上的风向、水流、船只吃水、暗礁等等一系列的客观因素都会极大程度的影响着战局。
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最终只会变成水中鱼虾。
所以没有掌控大江航道的魏国,是不可能有媲美吴国之水师的。
夏侯献没有去反驳杨伟之言,而是说道:
“我大魏一日安于现状,便一日不能拥有真正的水师。吴国之所以能与我大魏划江而治,全是仰仗江北的几块飞地。”
“此役是我设想的伐吴第一阶段。”
“如果我军能吞下它们,将吴军彻底赶回江东,便可掌握大江航道,如此才可打造战船、训练水军,假以时日便可顺江而下,荡平东吴。”
这时,杜预、钟会等人似乎是明白了过来,只见钟会探着头问道:“明公是要攻江陵吗?”
“正有此意。”夏侯献道,“上兵伐谋,必是要扬长避短,我大魏步骑骁勇,陆战占优,攻城略地,无往不利。”
夏侯献显然是为了提高大家士气才说得这般坦荡。
但在场的都是大魏年轻一辈的翘楚且都通晓兵事,在夏侯献说完后,并没有出现溜须拍马的一幕,而是各自低头沉思。
其实作为尚书的傅嘏,心中思考的事情和其他人就略有不同。
他虽任吏部尚书但平日里会主动了解多方面的政务。
北方高句丽虽然被毋丘俭攻破都城,但句丽王携众出逃,依然可能卷土重来。
不过大将军方才所言“兵甲已足”倒是不无道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