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分裂之兆(1/5)
魏,正始七年,七月。
大军班师回朝,行至宛城。
此地距离洛阳还有不到五百里,不过从宛城开始大军便不能依靠水路,只能步行返回洛阳。
粗略估计,大军回到洛阳应该是八月初的事了。
在此期间,大将军对荆州一带的防线有了重新部署。
平南将军、江陵太守司马昭,镇江陵。
吴国降将江陵侯陆抗,屯驻竟陵。
吴国降将偏将军徐楷在吴军撤军后接到夏侯献命令,南下控制公安,之后原地驻扎。
期间有人进言,称吴国降将刚刚归附便安插在边境重镇,恐怕有所不妥。
但夏侯献却不这么认为。
他告诉那人曾经吴国北投的将领不在少数,就拿那韩当之子韩综来说,他不就曾活跃在扬州第一线,当了多年的“抗吴先锋”嘛。
老实说,有必要给予这些降将足够的信任。
倘若招降后就罢了兵权,拉回大魏腹地做个“安乐公”,日后南边的那些将领再投降,就要掂量掂量了。
而且这里面还有一层原因。
要知道这些降将降得是大将军,这意味着他们在大魏只能依附大将军才能生存,那么如此安排的好处便显而易见了。
回朝之后,这些关键位置的人员安排,短期内是不用跟朝臣们争夺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