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光辉再次照耀(2/5)
“前闻之事,横亘国门,忠臣多遭不幸。”成汤心意契合,恍如能通过灵力给予纣王一个视觉的觉醒,时光缓缓流动,直至过去之影浮现。
纣王眼前浮现出群臣尸横遍野,忠良无辜受屈,家破人亡之情,顿感参天紫气直入心灵。此时一阵强烈的痛楚如潮水般涌入内心,令他心中万分愧悔。
“果无心之罪,愚昧无知,家国将何归?”他失声呐喊,神情愈发恍惚,仿佛回到了当年那懵懂的少年,满怀热忱逐鹿而行,若今朝则如逆流而动,心中苦涩难忍。
“既然尔知因果,何不警醒?”成汤灵魂急声道,情绪激荡间,深邃的目光透过虚空,直抵纣王心端。
终于,仿佛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晨雾,纣王的心头似有种重生的力量萦绕,他缓缓道:“太师言中有理,然尔虽去而忠魂未灭,必如磐石再现。”
“忠良之心,古往今来,皆为天下,王需警惕。”成汤幽幽应道,犹如晨钟暮鼓,面对此时的状况,他的灵魂遥望襟怀,再次提醒王道:“重蹈覆辙将无归!”
纣王点头,面露悔恨之色,心中努力抑制住从未有过的失控感。再回想往日颇为亲近,却陷入漩涡,妲己的声音如若蚩尤之声,慢慢剥离了他身边的一切希望。
“可惜老臣身逢险境,忠心难却!”成汤深吸一口气,清福神只之力似乎在助力他,鼓励他,灵魂在清福的庇佑下,波澜起伏的光辉静谧涌动,他明白,唯有时间和平日之力,方能复兴国度。
“重整朝歌之事,当从尔心之所向而起。”纣王最终被此言所动,决心先行改过自新。他眼中闪烁着重燃希望的光辉,欲将昔日流失的朝堂大义收回。
妲己见王欲醒悟,不愿甘心,于是暗自酝酿煽动言论,寄生于灵力之下,对王连发谗言,欲再次让他沉迷于错觉之间。
成汤察觉不妙,大声道:“王,勿信谗言,尔之明智,应与忠臣相辅相成!是非自有德行之说,汝愿果能守道?”
纣王愈发动摇,耳中聆听着忠良之言,心中对妲己已然萌生疑虑,然却又难以直面。
“可悲真情,孰能化其根?细节竟无以致之!”他长声叹息,与成汤相对,感受忠诚与恩怨交织,如此艰难,心中钝痛。
然而,这温柔似水的怀念,早已在纣王心中扎下根,眼前的波澜虽易卷走忠魂,却反而成就了伟大的辅佐之路。他的声音开始坚决,振振有词,重逢在灵魂涌动的快乐中。
“惩恶扬善,从我始现!”纣王指天许愿,似乎厚重的天命从未轻易放过他,勇敢再踏脚步,似乎已悟得道理。
成汤心中欣喜,灵魂化作一缕祥和之气,薄祥云间飘荡,最后化作一阵清风,轻轻送他会一程。
“愿尔再不迷途!”他默念祝福,期望纣王能够铭记于心,成为这片国土长存之光,方可雪耻于万千忠良之士。
就在成汤即将归去之际,灵体如风飘然而去,渐渐感受到无穷的力量汇聚。虽为亡者,然其志仍在,心念不断吐出力量,以期能抵挡那些伪善与阴险的入侵。
这时绝龙岭的天际,灵气汇聚,雷声依旧,云中子在遥远之地默默合气,怜惜这片隐秘与力量。此时,真正的洪荒世界在震荡的波动之中,留下了那个显赫的道德石碑,只待有缘之人前来探寻。
成汤的灵魂在此刻重生,化作无尽的光辉,伴随万千忠良之冤,融入灵气的海洋之中,永世闪耀,成为万世铭记的传奇,流传于洪荒的诗篇。
在遥远的洪荒世界中,绝龙岭高耸入云,常年被浓厚的云雾覆盖。雷声轰鸣,电光闪烁,似乎预示着一场浩劫的降临。云中子,作为高人隐士,在这片天地间漫游,感受到灵气的波动与火焰的狂暴,心中隐隐有所预感。
“成汤首相为国捐躯,忠心可鉴于天地之间!”他低声自语,目光如炬,似乎在观察着某种不寻常的变化。良知觉醒,成汤的英灵正借助灵气循着轨迹而来,冀望于有一天能够再度复兴国度。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