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黄册(4/5)
“诶,诶,诶……利坚你糊涂啊,把这黄册放到为父面前做什么,把它们快快收好,为父这就想办法送你回县衙去,保教不让其他人瞅见。”
林老爷“惊慌失措”地说道,将“手足无状”、“六神无主”表演得淋漓尽致。
然而,说归说,做归做。
明明说了这一连串的话,可有说这一堆话的工夫,林老爷别说抢着合上包袱皮了,就连眼睛都没从那几本黄册上移开,简直和不久前看向那歌姬的目光如出一辙。
对商贾来说,就连一些风闻来的信息有时都极为宝贵,更不要说这由朝廷出钱、出力编造的详实黄册上面写的东西了。
就拿之前受到其赏赐的老李来说,他在鬼市卖粮食——就算粮食价格比市价翻了一番——又能赚多少钱?
对寻常人来说,那十几吊钱的利润确实挺可观。然而在这背后,为了维护鬼市运转,人吃马喂所必须开支加上给官府一些人的打点,林老爷每天都得花上七、八吊钱。这些钱可都没处入账去。
更不要说,像林老爷爱喝的酪浆,以及准备请梅利坚喝的剑阁狮峰茶——还不算享受这些所必需的配上的器具——仅仅是他每天消耗的奢侈之物,其价值都要超过那老袁头在鬼市上赚取的利润。
而这,还仅仅是林老爷一个人,林家上下几十口人的吃穿用度都没有计算在内。
可即便如此“败家”,也没见林家入不敷出,反而那“林半城”的名号变得愈发实至名归。
原因就是:林家虽然看起来是大粮商,但人家根本不指着卖粮食赚钱。
林家在东山,可是足足经营了三代人,赚钱怎么可能还和贩夫走卒一样?
如林家这样的大商贾,赚取家资的真正方式,其实都是靠“抢”的。
比如,城外兵灾不断,农人无法耕作而缴纳不起赋税,所以只能向林家贱卖田产。
又比如,城内营生凋敝,市民为了买米度日,只能去林家开的质铺里举债借贷。
仅此两条,就能让林老爷赚得日进斗金,赚得盆满钵满!
而这一切的前提,除了林老爷招到了梅利坚这么个贤婿外,剩下就在于林家对于各种消息的把控力。
民如韭,得一茬茬地割。割的少了赚得少,可割的多了却也容易断根。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