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暗渠(1/5)
论钦陵作为蕃国使者,也参加了这场千秋节宴。只是入宴之后,他就避开所有熟人,以及那些巡逻禁卫,径直向东,来到太液池边的一片洼地。
洼地中央有一个砌了散水砖头的鱼池。敬思殿两侧的雨水沟,都是先流至这里,然后再通过一条羊沟排入太液池。
此时刚是夏末,鱼池早已蓄满。
蕃国人普遍不吃鱼肉,不习水性,可他还是小心地摸着池壁下到池底,然后沿羊沟往前摸索前行。在即将抵达太液池主流时,他蹲下身子,在排放口的边缘摸到一条长长的排水陶管。
陶管很长,与那太液池河岸平行而走,陶馆顶部仅仅可以留人仰头才能呼吸。这条排水陶管,把论钦陵指引到了渠堤下一个黑漆漆的入口,数截千鳞柱矗立于其间。
这是那个宁人坊的妖僧那罗祢婆寐告诉他的一个大秘密。
大周太极宫殿阁林立,精巧非凡。不过,万变不离其宗,如果知道它的营造法出于何处,自然可以对其规制有所了解。而这种营造之法,便是出于前朝的大匠作之手。
又因前朝崇佛,南北修祠立寺何止千余座,其历代大匠作都是营造佛寺的高手。
太极宫的营造法,和许多佛寺都有相通之处。佛法流传自天竺,而天竺又多雨水。每逢雨季,绵长的降雨总能令河水暴涨及丈,稍有不慎便会毁房塌屋,故而其佛寺建筑也都十分注重排水设施。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