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欲熏心(3/5)
因为佛陀的觉悟法是要先学习“观空”,正确观空之后,继而方可修持“住空”,最后期冀能达到“无我无空”的大觉悟、大智慧、大清静。
而那罗祢婆寐打乱次序,则好比是先射箭再画靶子。他是以欲念构象出“空”的具象,强行认定这就是“空”,然后再强行解释是为什么是“空”——纯纯就是在颠倒因果,念的也是伪经。
然而,觉悟者少,愚痴者多,此乃世间常情。
纵然论钦陵是蕃国大论之子,眼界比一般人高出不少,可也就是那么回事而已。
扩展眼界确实一定程度上能够增长智慧,可智慧并不是只有眼界所能决定的。心中欲望甚多,智慧自然难以圆融。所以,当论钦陵开始问法于那罗祢婆寐的时候,他就落入了这个妖僧彀中。
那罗祢婆寐告诉论钦陵,他这是天竺国的瑜伽吠陀秘术,再结合来大周之后习得的古方士之法,自行修持的一种独特炼丹术。
“食此丹者,人皆可长生,可住空,可得大智慧、大喜乐,大宁静……”
当他用笃定语气向论钦陵说完这最后一句话时,那蕃国大论之子连同他带来的几名桂本武士,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了——他们可看见了,那罗祢婆寐的丹炉里炼的丹,可不止是一颗!
他们关注的重点也不是什么“住空”、“智慧”之类的东西,而是那罗祢婆寐说的那句“人皆可长生”。
没办法,智慧这东西生来若是不够,一般都很难补的,特别是在利欲熏心的时候。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