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火烧狐(1)(3/5)
之所以他能从垦荒的痕迹,就推测出小城里人数很多,是因为他了解扶余国的国情。
扶余国明面上政体类似大周,有着郡县之类的体制,可实际上它们还是更像是千年前的中原之地。虽然它们也有一些世家,但是那些世家大部分可不像大周那样,乃是由“豪强”这个阶层演变来的。
就如同顺奴部的泉家一样,扶余国的世家基本都是从原先五大部的贵族阶层,平行演变成世家的。
这样的政体有一个问题。
即便大周的那些升斗小民没什么权力,自家土地田产也不会太多,可毕竟还算是有一些。赶上好的年景,小民还是能有些结余,能存下一些粮食。
而像扶余国的平民,本质上其实和奴隶没什么区别,他们活得其实还不如扶余贵族世家的家奴。
也恰恰因为如此,所以像薛高兄弟这样扶余最底层奴隶出身的人,一旦被招纳进了薛贵的军中,获得了大周子民的身份,他们作战的时候甚至比一般的大周战兵还要勇敢,对于扶余国根本没有半点留恋。
同样地,薛高出于对扶余国人生存状况的了解,他们的粮食消耗是要小于大周国人的。
如果是在大周的话,如果田亩要开垦到距离城池十里地开外,那么那座城池周围至少会有附郭,会有一些附属的村庄。
可是在扶余国的这座小城周围,从山岗上看根本没有任何村庄存在过的痕迹——就连被遭遇洗劫兵焚,被烧成白地的痕迹都没有。
因此,最合理的推断就是,小城的管理者是将所有人都集中在城里居住。小城里的所有平民,其实就是那位城守的农奴!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