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三分扶余(上)(2/5)
而南面的城池是百济原本的城池,则完全供给平民百姓居住。
虽然有大周府兵驻守,但是其城内百姓大部分是已经归化的三韩人、百济人,还有扶余国各地贵族家里的逃奴。
“……这些人总计丁口将近五万人,城外的附郭多半也有类似的数目。”
那名旅率介绍道:“大总管保下了这些人的性命,还叫人教导城里孩童说大周话,习惯大周的风俗。
前两日来了个郭老夫子,据说还是咱们大周国子学的祭酒,正在此地创立官塾。
再等个几年工夫,自熊津城开始,整个神丘道就能彻底归附大周。
虽然其孤悬海外,但是说不定也有些小娃娃也能有幸去中原,去洛京神都参加科举,当个官老爷嘞!”
从这旅率说话的口音,赵无极猜测对方大概率是个陇右人,是那位渔阳节度使、神丘道大总管、圣人天子李隆妹婿薛贵的老乡。
而从一个陇右老兵口中,听到的对于熊津城的初步介绍,居然并不是大周军队多么威武雄壮,不是精兵悍将镇压各种不服,而是对熊津城“移风易俗”的讲述……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