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念旧情先主义释关胜 宿庙宇关胜夜见神明(2/5)
“那怎的叛宋降魏?”刘备即刻道。
“宋廷无道,魏王有治理天下之才,安定华夏之志。”关胜道。
“吾亦要安定天下,布仁义于四海。”刘备道。
“我素闻汉...首领仁义,且在北方多施仁政诛奸佞,但关某此身已许魏王,定不背誓!”
“关某...忠心于魏,不别扭么?”刘备喃喃道。
关胜一楞,道:“先祖以大义成神,实乃是为江山社稷,黎民百姓之义,魏王英雄,若是能助其扫平天下,亦是大义,何计较国号?”
此番话和道理是曹操跟关胜说的,关胜自然不知道自己的主公“方腊”就是曹操,只以为自己这个主公得到了《孟德新书》后,喜欢模仿曹孟德而已。
一开始他还不太能接受,但是后来经过深谈,还是觉得眼前之人能够匡扶天下,因此才效忠了,受到主公影响,也不拘泥于名号。
他一度以为,大丈夫为百姓为社稷征战,何计名号...
就在关胜说完“何计国号”时候,刘备叹了口气,道:“果然像云长。”
作为关羽的大哥,没人比刘备更懂得关羽。云长之义如刘备之仁一样,其本色仍然是为天下苍生,正是因为如此,有着相同底色的二人,才是千古之谊。
当然,跟定了大哥,此生不改,更是关羽的本色。恍惚间刘备突然想到,当年的曹孟德劝降关羽时候,大概也是这样的心态吧。
刘备随即又道:“也罢,乃祖跟我一辈子,最后...哎,身为其后人,还是不要再征战了,关家香火不能再于战场上有个闪失。”
说着,刘备站起来,心中情绪复杂。
上辈子,一直到死,他都觉得自己最愧对二弟,明明是那么强的汉子,明明是难遇到的将才,就是因为跟了自己,颠沛流离大半生,最后...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