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信王朱由检(4/5)
信王生怕担了“干政”的名声,见朝臣们要讨论政事,忙退回到暖阁里,坐在魏忠贤刚才搬来的那把椅子上,呆呆地望着御榻上的皇兄。
张蔷见这位大明朝最后一位君王,此时满脸的稚嫩,后世一位初中毕业生的年纪。他坐在那里,脸上是真诚的担忧,与他皇兄十分相似的一双眸子中,尽是迷茫,仿佛一只失去伙伴的羔羊,孤独而慌张。
做为失国之君,这位在后世遭到许多诟病,却从未有人否认过他的勤政。节俭是因为国穷,但对于政事,这位比他那些或躲在宫里炼丹求长生,或与朝臣置气,三十所不上朝的祖辈,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
他很努力,想做一个皇兄希望的“尧舜”,只是因为性格和方法的原因,他拉不住大明这架滑向深渊的巨型马车。
生在皇家,信王和他的皇兄一样,人生是场悲剧。
“娘娘,万岁爷宣信王入宫,定是有话要对信王讲,就将信王安置在侧殿里吧?”张蔷打算把信王留在宫里,与她安置魏忠贤的心思差不多:把人置于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便于监视。
继续阅读
原来的历史上,朱由校把皇位传给了这位信王,这一世,她张蔷穿越过来了,她有了儿子,为了母子二人后半生的安全计,她也不愿意让信王继位。
信王一旦登基成为崇祯皇帝,大明就会朝着原本的历史方向狂奔,平安的将来,要么是“病死”在皇宫,最好的结局是,信王感念皇兄的旧情,给平安封个藩王。
但是,等平安长到就藩的年纪,大明早亡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