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回,慈母仙逝去,孝子诚送终(2/5)
《孝经》庶人章第六“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也就是说, 利用自然的季节,认清土地的高下优劣,行为谨慎,节省俭约,以此来孝养父母,这就是普通老百姓的孝道了。所以上自天子,下至普通老百姓,不论尊卑高下,孝道是无始无终,永恒存在的,有人担心自己不能做到孝,那是没有的事情。
像王宇这样的穷人,以打柴为生,赡养老母亲就是因为王宇的孝顺,,感动了狐仙小红,二人结为夫妻。
在后来的岁月里,初心不变,仍然是赡养老母亲,把两个孩子拉扯大,因为王彩莲的关系,牛圈村李家,把一块山坡地租给他,成为他安身立命为的本钱。两个孩子一个出嫁了,一个做了刘夫人的干儿子。日子刚好过一点儿,80岁的老母亲,杀手人寰,驾鹤西去了,让他无比的悲痛。在一双儿女的帮助下,料理好老母亲的后事,为了不给自己的儿女添麻烦,也为了不让他们惦记,趁着自己中年体力还好,一个人拿着必要的生活用具,搬到了自己山里的注重的地块王家坡。
王家坡位于清清河山谷东岸,是山里一块儿不可多得的好地。这里地势平缓,梯田的地块都很大,最大的一块有三四十亩,总共有将近200亩的土地。老李家说是租给他,实际上也就是每年一斗半的租子,相当于送给他白种植一样。老管家牛和,更是百般的照顾,200多亩地一个人怎么可能种得完呢?为了帮助他,在播种季节,见苗的季节,除草的季节,秋收的季节,都会帮助他雇一些短工,当然了,雇短工的钱都是老李家出了。特别是在清清河上,老管家牛和特意架了一架水车,帮助他浇灌。因为水利条件好,土地又肥沃,这200亩土地,专门种谷子,每年要打上好几万斤,老管家牛和全部高价收购走,几年的功夫,王宇就把王家坡这块土地买了过来。
王宇为什么要买这块土地呢?因为土地是农民的命啊,有了土地就有了财富,有了土地就有了活儿干,有了土地也就有了自己的根。王宇特意把自己母亲的遗骨,迁到了王家坡,修了一座坟,刻了石碑。最主要的原因还有一个,王家坡和大荫坡隔河相对。大荫坡大阴坡是他和小红相遇的地方,也是他常年砍柴的地方,现在,在王家坡干活,抬眼就可以望见大荫坡的一切,就好像守着自己心爱的人一样。
小红走了以后,母亲曾经几次耽误了给自己再找一个人,但是在他心里放不下小红,又怕两个孩子,来了后妈以后受委屈,所以他自己一直坚持的是一个人,一方面是为了孩子,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他心里的女人。小红在他心里就是天上掉下来的仙女,能够看上他,和他共同生活几年,以及是他这辈子最大的福气了,怎么可能再让别的女人占据他心里的这个位置呢?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