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324(1/5)
薛研利用下午上自习的时间,到““十里香豆腐串”儿”的店里去做了学徒工。
在长春,提起“十里香豆腐串”儿,大人小孩没有不知道的。
人们也立刻就会想起掌柜的“十里香”:
他头戴一顶干净的白帽子,推着一个小车子,上面放着一个不大的玻璃箱子,里面摆着熏鸡和豆腐串儿,在下午的 3 点到 5点,出现在同志街和红街一带的市场……
他的豆腐串儿,往往是先调好老汤,汤内放好肉料,将汤煮开,然后把切成条的干豆腐用小竹签串起来,放进锅里用老汤蒸煮。
等老汤里的味道都煮进豆腐串儿里,捞出来控干水分,再刷上一些香油。
于是他的豆腐串儿又香又软乎,一闻就香,一看就馋,又能当饭又能当下酒菜,成了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的一道美味。
60年代,长春人都记得这样的情景。
那往往是傍晚的五点钟左右,小巷胡同口,便传来十里香那诱人的吆喝声……
“熏鸡——豆腐串儿一一”
这声音,就像“勾魂棒”,大人小孩们饭碗停在嘴边,嘴里的饭有时也会忘了咽下一一似乎怕响声破坏了这美妙的吆喝声。
十里香卖豆腐串儿,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他每天只卖3—4个小时,就一车子,卖完就走。他这是讲究经商的“德”,剩下的时间让别人去卖。
他不来,别人都不卖。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