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来自欧陆的枪响!(1)(2/5)
大明帝国目前有十多个汽车公司在生产各种各样的汽车,在汽车工厂引入流水线作业和标准化生产后,军用卡车、运兵车、火炮牵引车、民用小轿车、吉普车每年的产量更是以万为单位。
对于让大明帝国成为车轮上的国家,朱铭轩和百官们还是很有自信的。
不仅是钢铁产量的暴涨,更是石油资源给他们提供的底气。
大明帝国的资源勘探队在辽东地区发现了数个大型油田,而在西伯利亚的冻土上,他们更是发现了七八个30亿吨储量的油田和一个百亿吨的油田。
就连那鸟不拉屎的库页岛上竟然也被发现了一个具有40亿储量的油田,这些油田的发现也让大明帝国直接成为世界性的产油国,而不是贫油国。
在催化裂化技术的应用下,大明的石油化工企业也蓬勃发展,仅仅一年就能提供300万吨的成品油料,这些油料足够国防军和百姓们的使用。
开采的原油更是每年可以达到1.4亿桶,而且这些原油的产量也在随着石油化工业的发展而快速的增长。
根据大明石油化工行业专家们的预测,到1816年,大明每年的原油产量可以达到2.5亿桶。
由于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也按下了快进键。
那些想要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乡镇青年们纷纷的向城市聚集,这也大大的缓解了工厂的用工荒。
在朝廷政策的引导下,这些工厂基本上都遵循八小时工作制和双休制度,工会也为广大工人争取了利益。
整个大明的工人总数达到了710万人,这还是没有进行战时动员的状态,如果透支财政进行战时动员,工人的数量最少再翻3倍。
那些敢压榨大明工人的工厂主则是被朝廷以雷霆手段给逮捕,他们最后的结局往往是家产被朝廷拍卖,自己得到一颗铜质花生米。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