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辽东人选(3/5)
“当然是买东西啊!”
“不错,那你们知道平常的粮价是多少?”
这两个一个王爷一个太孙,哪里知道这些东西,最后还是徐光临站了出来:“前些时候白米在二两三钱银子一石,白面在二两一钱左右,杂粮基本上是一两银子两石,不过近来流民太多了,粮价都有些上涨,白米白面都差不多涨了两成,杂粮更是涨了五成左右。”
朱威点头问道:“同样的粮食,同样的银子去买,不同时间的价格是不一样的,比如桂王殿下,你有一百两银子,上个月可以买二百石杂粮,而这个月只能买一百石了,如果按照购买力来说的话,这一百两银子,已经缩水成一个月之前的五十两了。这样说,你们明白吗?”
几人都是点头,朱威又道:“好,这是因为流民入京,粮少人多才造成的粮价上涨,若是等到来年开春,流民都被安置了,你们觉得粮价是否会低一些。”
“这是自然。”
“很好,粮价低了,你还是那一百两银子,却能买到更多的粮食,这是不是就说明你的钱值钱了?这种事其实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夏收之时,新粮上市,价格自然会下降一些,而到了年末,家家都在过年采购,价格又会上涨一些,所以我才会说银子在不断的变多,又在不断的变少。让我想个名词…有了…咱们暂且叫它经济吧。”
朱常瀛问道:“大概懂了,不过这经济二字又怎么解释呢?”
朱威笑道:“《尚书·周官》中有“经邦”二字,《尚书·武成》中又有“济民”二字,钱财对于国家来说,无非就是为了经邦济民,各取一字,则为经济。”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