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国小而不自谦,可亡也(2/5)
……
庆尚道,庆州府。
庆尚道是朝鲜八道中距离女真最远的一道了,与日本控制的对马岛只有五十公里的距离,朝鲜王刚开始逃到忠清道,但还是觉得不保险,因为朝鲜那三道丢的太快了,要是女真真的打过来,用不了一月就能将忠清道打下来。
现在的朝鲜王叫李珲,在原本的历史上,是被朝鲜仁祖废了,所以没有庙号,通称光海君,是朝鲜王朝第15任君主。
要说这个李珲,其实也是个牛人,壬辰倭乱爆发后,朝鲜军兵败如山倒,眼看八道全部沦陷在即,朝鲜宣祖心虚胆怯,欲渡鸭绿江逃往辽东,表示宁愿死在天朝上国也不愿成为倭人的刀下亡魂。
但“内附”只得到都承旨李恒福一人支持,大多数官员如领议政柳成龙、左议政崔兴源、右议政尹斗寿等皆反对宣祖的提议。经过商议,于万历二十年(1592)六月决定将朝廷一分为二(分朝),一部分人随宣祖渡江,其他人则在光海君的领带下奉宗庙社稷的神主驻守朝鲜。
十八岁的光海君李珲受命“权摄国事”,设立分备边司,赴前线平安道、咸镜道、江原道等地抚军,一路风餐露宿,备尝艰苦。李珲收集流散的军队和义兵,号召通国勤王,以图恢复。
他的举措振奋了朝鲜民心军心,对全国团结一致抗击倭寇起到很大作用,让那些认为亡国的百姓重新拾起希望。
随着明朝大军的介入,战局大为改观,万历二十一年(1593)正月,宣祖从鸭绿江畔的义州南下,与光海君会合于定州;二月,宣祖前往平安道嘉山、永柔、江西等地驻跸,光海君仍留在定州供奉庙社神主。四月,日军撤离汉城,八月,宣祖与光海君会合于黄海道海州,光海君权摄国事告一段落。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