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3章 第三军团(4/5)
哈密旧王母为代表的地方势力在脱脱上位后,采取各种手段排挤他,最终将他赶出了哈密。
朱棣原本是想搞区域自治,只要你们认同脱脱当王,其他的事情你们都可以自己做主,朝廷不加干涉。结果当地势力敬酒不吃吃罚酒,朱棣下诏狠狠训斥了王母与大小头目。
为了保证对哈密的控制力,朱棣在哈密设置新的哈密卫,派长史、纪善等朝廷官员协助脱脱管理哈密,实际上是替脱脱把控哈密的政务和律法。
有官员提议在哈密驻军,设置把总之职。但是朱棣出于怀柔远人的思想,考虑到当时没有能够威胁明朝西北疆域的势力,而哈密本地的政局和民族关系又比较复杂,拒绝了这一建议。
但是他没想到脱脱在任时沉迷酒色,不理国政,结果把自己命玩没了。朱棣痛心之余,还是派官员前往祭奠,顺便封“忠谨诚恪,众所推服”的免力帖木儿为忠义王。这个新的忠义王上位后对明廷格外殷勤,多次上贡千匹战马,因此也更加深了明廷对他的信任。
朱棣也是给予哈密和忠顺王很多的赏赐,其地位排在西北众多朝贡国之前。
免力帖木儿去世时,恰逢明宣宗朱瞻基即位。
之前的忠顺王脱脱在明朝皇室眼中的地位非同一般,于是朱瞻基封脱脱之子卜答失里为忠顺王,既肯定先王对明廷的忠顺,也敲打他让他听话。
同时为了制衡哈密地方势力,朱瞻基又册封免力帖木儿的弟弟脱欢帖木儿为忠义王。
这样下来,哈密就有了两个王,而忠顺王以及当地的军政官员任免权都在明朝手里,明朝事实上将哈密纳为了领土。明朝在西北设置的“关西七卫”总体上是稳固的。
不过关西七卫并非明朝直属,而是采取羁縻制度,各卫所都督依旧由当地蒙古贵族担任,明朝不干涉其内部事务。
在明朝初期时,朝廷对于七卫的控制力还是比较强大的,但是到仁宗和宣宗之后,明朝对北疆出现疲态,尤其是在土木堡之败后,明朝实力大衰,国防策略转为战略防守。
至嘉靖年间,关西七卫全部被吐鲁番汗国(从东察合台汗国中分裂的政权)蚕食,明军全部撤回玉门关,明朝彻底放弃了对西域的经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