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郑青春,去开疯(3/5)
大学生们的积极行为,我们应该给予掌声和鼓励,我们的认可能让他们在青春的道路上前行的更加自信。至于中间出现的一些问题,九天集团协同社会各界力量一直在努力解决着。
这既是对社会文明程度的一次检验,也是对社会组织能力的一次考验。
假如一个地方出现粮食蔬菜短缺,你就加快从外地调运的力度。道路拥堵,你就加快清理速度。在运力如此充足的今天,这些显然已经不是什么大的问题。
目前,我们也通过九天互助宝平台,发起了志愿者行动和骑行伙伴计划。还有,在全国高校中发起一场辩论,如何让骑行变得更有意义。
大学生们的夜骑活动,最开始可能是一时的热血奔放,紧接着是年轻人对抗平庸苦闷的倔强,现在已经是对冷言蜚语的无声呐喊了。
因为他们明白,青春不是商品,用来交易未来的人模狗样;青春不能出卖,用来换取社会阶梯的更进一步。
那些板起面孔来教训年轻人,不懂墙壁的坚硬,不知柴米的金贵,无感奋斗的意义,不肯艰苦进取的人,你们就真的号准了时代的病症在何处了吗?真的不明白,年轻人血液的温度和冰冷的规则难以相容吗?
你们有勇气做点什么吗?难道你们没有年轻过?难道你在激情洋溢的年纪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书写着苦大仇深的非凡意义吗?
如果你让这些风华正茂的少年们,个个都成为了你们眼中顺从阶梯的乖宝宝,温良谦恭的牛马工,谙熟潜规则低眉顺眼的小弟,疯狂自卷又卷死他人的游戏陪玩,是不是就合你们的意了?
整整124年前,梁任公客居京华,尚且饮冰谨慎,以勉励国人,以少年中国之名托民族之希望。怎么到了120多年后的今天,有些人的脑袋偏偏破烂不堪,成如此老朽腐臭的样子了呢?
青春的声音,世俗,你还听得懂吗?以理性化之名批评年轻人,极有可能恰恰说明批评者,早已经被规则合理的合理化了。被碾压成了没有脑子的照片,被卷成了一抹没有滋味的调料。
这样一群人,早就已经习惯了,没有质疑,没有突破,习惯成为了台阶,成为了标本,一切不在他的条条框框里的新鲜,都会令他极度的不舒服,最可怕的是这种不舒服成了一种到处扩散的病毒。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