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民国对照组万人敬仰21(1/5)
首先,李清眠没有将清意堂当作收容所,她在最初的两周筛选了十余人,收入清意堂来做事。这些人大多数是她在北城接触过的,无依无靠的单身母亲又或是半大的孩子。
收进清意堂的这些人里,有所长的,就分配去做对应的事,无一技之长的暂时先在清意堂里做一些打杂。
然后,李清眠又将清意堂做了几个分区。
最成功的,就是前院的启蒙学堂,李清眠本身也读过一些书,她在学堂里备下纸笔、黑板,教授《三字经》这样的启蒙读物。来者不限性别、年龄、籍贯,无论是一时兴趣还是凑个热闹,只要想学,都可以来。
起初只有她一个人教书,后来在孙梦晗的带领下,洲城学院有些学生也会来做义务讲学。
要是有条件,谁不想沾沾书香气?清意堂的启蒙学堂就此成了洲城出了名的扫盲学堂。
后院则用来做了生活技能学习班,开设厨艺、纺织、刺绣三个大类别,这几个类别,恰恰是最适合女子谋生的路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话说回来,前期甘棠确实往清意堂里投了不少钱。不过,在启蒙学堂成功开设并走上正轨后,李清眠就动起了脑筋,特意在前院入门处摆上一屏石刻,刻上捐赠者姓名,由此吸纳来的资金越来越多,倒是减轻了经济压力。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