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随身携带800个心眼子35(1/5)
有私心的官员自然是想着如何让宗族子嗣能在科举中占优势,他们反对糊名、反对匿名卷,这样一来,他们连动手脚的余地都没有;
严明考纪是好事,可有些人怕火烧到自己身上,因此反对加大惩处力度,用的理由也很可笑,说是为了兼顾人情,担心“一味重罚,恐有寒士因一时之失而抱憾终身,反而不利于广开才路”;
还有一些五花八门的问题,如何确保命题的公正性?如何避免阅卷过程中的主观偏见?
齐向昂解决不了提出问题的人,就找来了引发问题的人,奏章是甘棠写的,他理所当然地把她当成客服,来解答这些礼部官员的问题。
甘棠只能庆幸,还好当初她学各类知识时,都会刨根问底,把里面的细节之处都查问清楚,这才避免了在群臣的围攻之下显出疲态。
“匿名作答,就是为了公平公正,李大人这么强烈反对,是有什么具体的疑虑吗?莫不是担心哪个学子名声在外,考试时却落榜?名望不代表才华,实力才是排名的基础。您说呢?”
“唯有严惩,方能震慑那些心存侥幸之徒,还科举一片净土。不参与舞弊是什么很难的事情吗?若是一心钻营利益,这样的人,就算到了朝堂之上,又如何能为国做出贡献?”
“此次舞弊最重要的一环便是透了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也不难。礼部人才济济,博学者比比皆是,日后科举考题,各位只需各出几题,由圣上来裁决最后选用哪几道,并由圣上御笔亲书、封卷,直到开考时打开。如此,既能确保除圣上外,无人得知考题,又能彰显圣上对科举、对士子的重视。”
“凡是参与会试者,以多人复核方式为卷面打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