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壑明俊疾十七(3/5)
而其中研究最精深者,当属白泽祭司及仓颉氏三世祖仓虞,当年两人在帝都之山相识,相互切磋交流,才破译了后来在各大圣族之间流传极广的那篇《五运历年记》,之所以能够破译这段文字,也是因为两人当年一个在为天皇编纂史书,一个在为地皇编纂精怪图,而这段碑文,又多用象形文字,相对比较容易破解。
这也是当年那场俱卢野圣战之所以发生的最核心的原因之一,而当时的烛明圣皇,早已成为了天道的傀儡,正不受控制的想要道化整个大荒,来一个重归混沌。
当时对天道理解最为透彻的人,乃是东方海外的东华紫府少阳君,也就是后来的东华帝君,他更是根据这篇碑文,延伸出道经三千言,立地成圣,其中最着名的就是那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可以说是对那篇碑文最精炼的概括。
而后来东华帝君立教称祖,开创三清学宫,培养了大批的炼气士,炼丹士,炼器师。则是源于他那段对道的理解:“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段道经,直接把当时身份最卑微的,生存最艰难的人族,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人族得道成仙者,更是如过江之鲫。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