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澄心堂纸(2/5)
盐商本质上是一种“批发商”,因为有唐一代之后,盐业就开始实施“就场专卖制”,在制盐、收盐、运盐、销盐四个环节中,国家只参与到前两个环节中,通过给盐场、商人办法“纲盐执照”,从而控制产盐环节、批发环节的税收。
经过这一次盐荒风波后,至少金陵范围之内,五大商号掌控了大部分的批发环节,除了直接面向老百姓贩卖食盐之外,还可以对货郎、酒店、茶铺、油店等商家批发盐,更何况,“五大商号”本身也有不少店铺,也能够成为盐的终端销售点。
这样一来,就为“大唐盐票”的发行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如何突出“大唐盐票”的价值呢?
就是专项专卖、不打折。
李煜设计的“大唐盐票”,除了在上面标注金额之外,还标注能够兑换食盐的分量,例如“当年十文一斤”,意味着这张纸钞不仅能够当十枚铜钱花,同时,不管任何情况下,只要在一年以内、指定盐铺购买,都能买到十斤盐!
这样一来,就能有效避免了通货膨胀,老百姓不至于被盘剥。
“大唐盐票”的发行思路就是这样,可接下来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防伪印钞!
“大唐盐票”吹得再天花乱坠,说白了,就是一张纸啊!
造一张纸的成本,可比造一枚铜钱的成本低多了。
自从南唐“以铁代铜”之后,铁钱的流通规模,远远超过了官方发行规模,用脚后跟猜想,也知道肯定有人在制造假币。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