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澄心堂纸(4/5)
此外,欧阳修、王安石、元费、潘谷等人,都对澄心堂纸赞不绝口,称其“密如蚕茧、滑如春冰、浸水不透”。但是,澄心堂纸的配方、工艺,随着南唐覆灭,一度失传。
继续阅读
这么好的材料,简直是制造纸钞的理想材料!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澄心堂纸的造价并不便宜,《南唐澄心堂考》上记载,光制造工序就一百多道,真有人要仿制,估计也要赔到姥姥家。
印钞念头出现之际,李煜就开始了篆刻工作,原主的记忆、手艺还在,刻印章还不是难事。
除了花纹模具、面额模具之外,李煜需要准备三方防伪印章,一方是汉语拼音“DATANGYANPIAO”,一方是李煜自创的错金刀体的“大唐盐票”四个字,最后一方是六个字“东方红,太阳升”!
印章刻完之后,交给工匠,用錾刻工艺制作出来模具。
一切准备好之后,就可以进入制钞阶段了。
是夜,李煜来到了澄心堂的造纸作坊,清风早已经通知工匠,做好第一次印钞准备。
“清风,今夜之后,这些参与的造纸工匠,都要集中管理,包括他们的家人,也要安顿好。”
“属下明白。”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