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李煜的“离间计”(2/5)
李煜之所以派遣桂卿前往清流关,就是因为他熟悉闽越、岭南一带的情况,而且,手段高明、善用奇兵。
从信州、经建州、到剑州,李煜都采取了“置换兵源”的方式,也就是每到一个地方,都将“三大侍卫亲军”预留一部分,再从驻守军队中抽取一部分,这么做的目的有两个。
一是增加地方驻军的实力,毕竟三州之地距离吴越国太近了,如此招摇过市的军事行动,唯恐钱俶那边再趁火打劫(吴越的老传统了),几千重甲骑兵摆在那儿,能够产生不小的威慑力。
二是防备自己人,这就有点凄凉与无奈了,马崇义领兵五千驻扎抚州,只能发挥“守大门”的作用,也就是预防昭武节度使李建勋,但其他“冯党”的爪牙,照样可以从“小门”出发作乱,如今洪州情势不明朗,更要防备。
桂卿此去清流关,所带军队正是三州“置换兵源”,骑兵三千、步卒五千,为了后勤保障,李煜下令剑州刺史将全部辎重都搬了出来。
因为,打破清流关的王忠顺,只不过是第一步而已,桂卿真正面临的挑战,是龙岩的张汉思。
那里有一万清源军在等着。
李元清稍微有些紧张,问道:“太子殿下,一旦桂总辖攻打清流关,也就意味着,咱们与留从效正式撕破脸皮了,这……”
“元清的意思是,这样后续攻击的突然性就丧失了,对吧。”
“末将正是此意。”
李煜眯起眼睛,脸上浮现一丝冷峻:“下诏泉州那一刻,就已经谈不上突然性了,留从效肯定做好了万全准备。他防备我大唐之心,比防备刘汉、吴越更甚!如此贼子,岂能留之!”
干掉清源军节度使,政治意义上,是消除了“国中之国”的现象,保障南唐的主权统一。另一方面,泉州、漳州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
出海口啊,出海口!
怪不得后世的俄罗斯拼命争取克里米亚,一切都是为了黑海的出海口。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