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李璟之死(2/5)
二是镇守汴梁的张永德,也在积极对外扩展,汴梁政权的军队与赵匡胤部在赤仓-祥符一带反复拉锯,在这一区域,老百姓对后周的忠诚度还是很高的,加上王溥、范质等人的舆论攻势,将赵匡胤定性为“反贼”,所以赵匡胤没占到太多便宜,反而被雷德骧的军队重创。
三是天雄军节度使、魏王符彦卿,上表扬州政权,要求册封自己为太子太傅、兼领太尉,天雄军在河北不断扩大势力,大有拥兵自立的势头。李重进势必不满,可符彦卿是郭宗训的姥爷,符太后的亲爹,也只能同意,毕竟,北面的契丹还要人家帮忙防着。
四是山东大灾,青、莱、登三州今年大旱,粮食歉收,一时间出现了大量流民,涌入黄淮之地,流民虽然是负担,但也是兵源。
五是契丹的动向,年前,虽然劫掠后周粮草成功,但也是勉强渡过了冬天,契丹军队频频南下骚扰,同时,也和高丽发生了一些战事。
六是西北边陲,李筠、冯继业合并一处,自立为“定难国”,抱团取暖的同时,与北汉刘钧摩擦不断,一边骂对方是“汉贼”,一边骂对方是“辽狗”。
在回头审视江南局势,李煜不由感叹一句:“怪不得历史书上说,五代十国是最混乱的时期!”
这时,清风走进来:“陛下,太上皇有请。”
“哦,今日不是去过了?走吧。”
“陛下,不是永寿宫,是御花园。”
李煜一怔,这老头子怎么不听话,虽说已经六月、气候变热,御医反复交代了,不能受风,他怎么出去了。
不敢怠慢,李煜立即赶往御花园,到了的时候,李璟正佝偻着身体,在桌案上写东西。
继续阅读
“父皇,还是快回寝宫吧!”
“从嘉,你来了,看看这首词如何。”
李煜近前,端详了一番,纸上是一首《往行远》——
玉砌花光锦绣明,朱扉长日镇长扃。夜寒不去梦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
辽阳月,秣陵砧,不传消息但传情。黄金台下忽然惊,征人归日二毛生。
上阙戚戚艾艾,犹如小妇人埋怨,下阕话锋一转,表达了对征战的厌恶,有了点边塞诗的味道,不过,最后一句倒是符合当下的情况,只不过要把“怨妇与情郎”,转换为“父与子”。
黄金台下忽然惊,征人归日二毛生——黄金台下,惊闻立下赫赫战功、凯旋而归的消息,只可惜我已经头发、胡须皆白了。
“父皇,儿臣觉得词义深刻、意境悠远,只是,不太对儿臣的胃口。想比儿女情长、花前月下的意象,儿臣更喜欢金戈铁马、意气风发。”
“从嘉,这倒让父皇意外了。”
能不意外吗,李煜以前写的都是啥?“多少泪珠无限恨,倚栏杆”“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