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俸足养廉?(1/5)
发展经济总是会带着腐败,这是人性问题,和其他任何东西没有关系。
法规条律只不过是让其犯罪的成本提高,在于威慑。
就算是太祖那样的严苛刑法,为的就是威慑贪官,但是在现有条件下,该贪的,还是会贪。
在场除了于谦,或许没有几个尚书敢说自己没受过别人礼的。
为官清廉可并不代表着穷。
和贫苦大众相比,于谦出生书香门第,祖上便是当官的。
只不过于谦的父亲于彦昭,乐于隐居,喜欢研究学问。
也或许是如此性格,才让于谦的物质欲望很低。
千人千面,于谦之所以能出头,其实和宣宗当时要打击贪腐不无关系。
当时宣宗问杨士奇和杨荣:“为何祖宗之时,朝臣谨慎自守,近来却贪浊成风?”
答曰:“末年已有之,如今更为甚。”
自此,宣宗让于谦巡按江西,并且在杨士奇的推荐下任用顾佐为右都御史。
要说最严重的腐败问题,其实问题就出在杨士奇这样的阁臣身上。
顾佐为右都御史,有人弹劾其接受隶役金钱,私自将其遣送回去,在宣宗看来,这和杨士奇当初推荐的不一样,说好的公正廉洁呢?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