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看似觉醒,实则忠诚(2/5)
置译字生、通事,通译语言文字,除了教明人外语,也教归附之人官话。
只不过,教出来的归附之人,很少回到他们当地发光发热。
心中作出决定,朱祁钰便对兴安道:“让礼宾司的人挑选几个心向大明的夷人,赐通事教谕之职,带俸,去大同教书。”
四夷馆虽然教外语,但是所教的学生在基数面前,显得很少。
而学习外语的明人,最多的便是锦衣卫和礼宾司的人,因为工作需要。
文化交流最基础的语言,大明在开国初到永乐都有重视,可是随着下西洋的停止,这项翻译教育也渐渐没落了下去。
同时也导致了后期通事多由外夷担任,而这些夷人,自然视夷为亲,在一些重要的场合中,直接影响到了双方的沟通。
这对于文化渗透很不友好。
别以为你将大儒往蛮夷之地一扔,儒家文化就会很自然渗透,语言不通的前提条件没解决,这方面想都别想。
所以,朱祁钰不仅要让夷人学官话,还要加大对四夷馆的扶持力度,让明人也去多学外语。
这对于大明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兴安没有什么问题,直接躬身领命。
当然,兴安没有离开,这种事情,并不需要他亲自去吩咐,他只需要记下,然后让人去办就行。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