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章 万胜永昌(3/5)
拥有各自圈子的朝使,在酒水的灌溉下,很快就进入了微醺的狂欢。
高度酒精粮食酒,不管是对大明还是对外邦,都属于稀罕货,以往喝着低度烧酒,还以为自己千杯不醉的人,显摆着狂炫了一壶之后,头就直接砸在桌面上,引得他人狂笑。
会同馆这边吵吵闹闹,而午门那边也从武舞变成了文舞。
午门宴席,文官那是你方唱罢我登场,高唱贺章贺诗,赞颂着大明山河。
虽然都喝了酒,但因为场合的差异,就算是喝酒,在场官员也都是掐着量,保持着足够清醒和理智。
朱祁钰酒并没有喝多少,端着酒杯走向墙垛,这是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行酒。
耳边是乐伶演奏的舒缓乐曲,硬要说的话,就像是春晚结束必出的《难忘今宵》,新年朝会宴席也是如此。
当他出现在城头时,仅有伴奏,下方的文武百官不约而同安静了下来,纷纷停下手中的碗筷酒杯,纷纷看向城头。
“新年伊始,国库充盈,太仓米满,官清吏廉,尔文武群臣,皆祖宗所简任,据诚秉义,茂乃嘉猷,以辅予德,朕便不多言,与诸君一道,贺我皇明万胜永昌。”
朱祁钰这次没有用行酒词,而是简单做了个总结。
圣人酒杯高举,下方的百官纷纷举起酒杯,齐声附和:“贺我大明万胜永昌!”
声音形成的共振,从午门外冲破苍穹,引得路上的行人纷纷驻足。
微醺的百姓坐在街角醒酒,当突然听到从皇宫处传出的声音,咧开嘴角,大喊道:“贺我大明万胜永昌!”
有百姓愕然,看向那街角的醉汉,再看了看牵在手上的孩童,随后目光又转向皇宫,仰头大喊,道:“贺我大明万胜永昌!”
原本在午门庆贺的百官,高喊完毕,正要坐回去,便听到外头一声声犹如回音一般的呐喊。
于谦端着酒杯有些发愣,不仅是他,其他官员将领也是如此。
新年朝会赐宴是惯例,但从来都是他们自己贺自己的,就没有听过外面的百姓会对他们产生回应。
陈懋看了看杯中的酒水,不由得摇头感叹,又看向那午门城头处,圣人已经走了回去,若说君舟民水,现在他才深切感受到京城百姓的凝聚力。
这种自发性的凝聚力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
对于上位者而言,一句民心可用,就能随意操弄民意。
可是,陈懋耳边传来的一阵阵声音,这声音在心向圣人的人耳中,那就犹如仙;,而在心怀叵测之人耳中,就是一柄悬在脖子上方的砍头刀。
百姓的呐喊声犹如波涛涟漪,不断扩散,让朱祁钰都有些吃惊。
虽说总有皇帝把与民同乐挂在嘴边,可真正能够与民同乐的少之又少。
“民心如山如海,陛下众望所归,直比太祖。”
孙太后笑盈盈看着朱祁钰,都是当皇帝,果然是人比人得死。
有这样的存在,反观有重臣辅佐,有太皇太后铺路,又有太后扶持的那位,那简直是没眼看。
“为百姓做事尔。”
朱祁钰淡然说道:“总有人说穷生奸计,富长良心,其实不过是百姓为了生活而不得不精明一些,然,让百姓富足,生活变好,百姓自然也会知晓。”
“话是如此,可能做到的,又有几人?”
孙太后苦笑,自顾自端起杯子,抿了一口,继续道:“陛下集亿兆百姓之心,可莫要自谦。”
闻言,朱祁钰点了点头,端起杯子,说道:“朕也是有私心的。”
朱祁钰说着笑了笑,继续道:“这宴席也快结束了,诸位都举杯。”
行酒已经是最后一次,酒宴会在乐伶演奏完最后一曲。
午门下的戏伶随着曲奏挥舞出最后一抹长袖,轻歌曼舞中,内官上前撤掉群臣的案桌,之后仪礼司走到朱祁钰面前,躬身奏告:“禀陛下,宴仪毕,圣驾请回。”
而后,朱祁钰起身,便有司仪官站在城头,高声:“山呼~”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