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章 襄王拜访(5/5)
“孩子身上放不得多少钱。”
朱祁钰开口,道:“若是要花钱,他们可以直接要,在清楚一斤米多重,以及多少钱之前,钱财自然由父母保管。”
听着朱祁钰的解释,朱瞻墡不由得惊讶。
到了他们这一阶级,钱财算得上是身外之物,从小接触的财宝数不胜数,可就连他也没想过,要让孩子知道一斤米多重多少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襄王府的产业有很多,早就足够自己的孩子花几辈子,更何况以前还有朝廷的俸禄,要是遇到合适的时候还能求圣人再赐一些田产。
但是,圣人的想法,现在的朱瞻墡也能够理解。
只要你站的位置足够高,那么你说的一切都会有人帮你想好道理。
正如现在的朱瞻墡,他知道朱祁钰以前的生活应该也不容易,因而养出了让孩子从小就知民情的习惯。
不过,朱瞻墡看向了一脸愁容的朱见深,这位能在这里,而且还十分融洽,不得不说圣人大度。
“臣听闻大皇子有在学校学习,可都是学了什么?”
过年来亲戚,对于孩子自然而然就要问学业。
闻言,朱见济思索了一番,掰着手指,道:“回叔公,有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军事…”
随着朱见济开口,朱瞻墡听得懂的,听不懂的,念了不少,顿时就让朱瞻墡为难了起来。
问学业也要建立在自身学识比对方要高一些的情况,否则就会像现在的朱瞻墡一样,一脸懵。
就连一旁的朱祁镛也都震惊了。
朱祁镛与朱见济同岁的那个年纪,还在学习经典,正是摇头背书的年纪。
“皇叔应该还不了解学校的教育体系。”
朱祁钰立马就出声解释,道:“学校有期中和期末两次考试,见济的成绩基本在中上游。”
学校本来就不是什么人能随意了解的地方,所以朱瞻墡也是知之不详。
在朱祁钰的解释下,朱瞻墡再次被震惊。
学校把四书五经都归在语文之中,而其他的就已经超出的童生的范围,甚至是秀才都不一定能掌握,可这样的怪物,在学校之中有着三百多人,这还仅仅是一个武备学校。
要是加上景泰男女校,那等这些人走出学校,天下学子不就要遭受无情碾压?
朱瞻墡也是监过国,知道进士科举难就难在策论,而策论可不仅仅是引经据典就能过关,更重要的是能对实事提出有效的建议,这就涉及到许多方面。
因而,殿试才会淘汰绝大部分死读书的人,从中脱颖而出的人,再经过翰林院进修,放到地方当御史,往往都会走出一些强人。
现在的内阁尚书,每个人都是这么走出来的。
朱瞻墡张了张嘴巴,面对年纪还小的朱见济,都不知道该怎么问下去。
学习模式的改变已然形成了代沟,朱见济幼稚,但学识可不一定弱于朱瞻墡,而朱瞻墡又不能开口问朱见济国策什么的,毕竟大皇子可不是太子,问了容易衍生出麻烦。
“皇叔可以考校一下见济的数学问题。”
朱祁钰选择了相对简单的提问方式,缓解朱瞻墡的尴尬。
不久,朱瞻墡更加尴尬了,因为他所问的也只是那些普通算术,比如鸡兔同笼,可回答的不是朱见济,而是一旁一脸神气的朱见深。
朱祁钰揉了揉眉心,拿起水壶开始泡茶,道:“现在城中有灯会,皇叔可去逛过?”
主动转移话题,再次缓解了朱瞻墡的尴尬。
“有,有。”
朱瞻墡连连点头,道:“现在城中可是十分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