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赤子之心(3/5)
远观其物,物无其物,凡是有形质的,都是后天之物,这也是后天境和先天境的区别,认取先天恍惚中的真物,而放下后天有形的假物,如此才能修道成真。
观空亦空,空无所空,观空也空,大道无象。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凡一切物类,都是从道而产生。大道坦然常存于物,非为断灭,世间万事万物,都归于无,修为到了无也没有的地步,就万法皆空了,达到湛然而又圆满的真本,即成真道了。
真常得性,凡欲得成真性,须修常性而为道性。得者动也。动其本性,谓其得性。真常得性。能够自在自如的人,就是能够守住常清常静的人,能够守之真正的人,也就是得到明自本心,识自本性的人。
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言既入真道,名悟修真。炼凡成真,炼真成神。虽然从名目上说,似乎是得到了道,但其实道为天地之本源,宇宙之原动力,大自然之规律。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太上无极大道,本无得无失,无形无象,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