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中秋的仪式感(2/5)
“着什么急,先出去玩,等我们吃完饭再拜也不迟。”
大家闻言,也只好先出去院子里玩。
等到大人们吃完饭,他们就又迫不及待地进来催了。
萧春秀只感一阵头大,进屋去把前两天女儿送来的月饼拿出来。
在冯晔和冯暄中间,她还生了个女儿冯曦,嫁在了隔壁镇。
这月饼挺大的,直径有差不多15厘米。
这也是因为他们这有拜月的习俗,才会送这么大的月饼。
用来拜月的月饼,最后切的份数是看家里有多少人,就要切多少份。
他家人多,要是月饼太小就不好分了,每一份连塞牙缝都不够。
冯晔两兄弟抬了一张桌子到院子里对着月亮放好,桌子前铺设了一张席子。
然后放上“月神”牌位,以及圆圆的大月饼、各种时令水果等祭品,最后点亮红烛,就可以开始拜月了。
不过,拜月为女子之事,即所谓“男不拜月,女不拜灶”。
因此,席子上坐着的是萧春秀和叶青灵、杜桂兰她们。
当然,小孩子不分男女,也都坐在了其中。
而冯家清父子三人分别担任主祭、执事、赞礼的职位。
一切准备就绪,作为执事的冯暄递上赞美月亮的祝文。
冯家清是主祭,接过来后,借着月光与烛光,抑扬顿挫地开始诵读:
“维庚午仲秋,
诚炎黄儿女,兴华夏之名;
复礼从德,祈告夜明:
乾坤万事,日月五光。
普天盛欲,心宇玄黄。
……
兹呈斯文,饮地横觞。
祀於神灵,伏祈尚飨。”
他诵读结束后,就将祝文在红烛的火上点燃,放到席前小盆中焚烧。
冯家清随即退开,席上坐着的众人按照长幼之序依次到奠席前,跪、上三炷香,默默祈祷心中所愿,然后向月神行拜礼一次。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冯晔站在边上,看着他们认真而虔诚地一个个上前祭拜,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还真的挺有仪式感的!
但再过十几年,别说这种仪式了,就连月饼也不稀罕吃,仅仅是买一点点应付一下而已。
直至所有人拜完,身为赞礼的他才唱道:“礼成”。
至此,中秋拜月仪式完成。
“月神”牌位和香炉相继被撤下。
“吃月饼了,阿嫲,快切月饼。”
孩子们围在祭桌的旁边兴奋地叫嚷着。
萧春秀笑着拿起大月饼,用刀切开。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