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适应新环境(2/5)
首先是语言上的改变。
她原来听人家说话,要先在脑子里自动翻译成中文,再根据中文去理解或者猜测对方的意思。因为中间多了一个步骤,所以反应总会慢一些。尤其是上课的时候,等她反应过来,教授已经在讲下一件事了。
随着她跟身边的同学越来越熟悉,听课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她慢慢能跳过翻译这个步骤,直接理解别人的意思了。相应的,她跟别人聊天的时候也会忍不住蹦出几个英文单词来。倒不是为了练英语,而是在那个当口突然想不到一个合适的汉语来表达,脑袋里有什么就说什么了,语言是拿来沟通的,别人听得懂就行。
当然,她也终于理解周雪娥说的语感是什么意思了,她的口语表达能力也跟着提升了。
李盼儿另一个最大的转变是思维习惯上的。
工商管理专业在大三的时候被分为几个不同的方向,李盼儿选的是战略与创新创业方向,涉及到一些战略管理和商务分析的内容。如果只是被动的听课考试还好,但教授会给布置任务,需要学生分组作业,从品牌战略、品牌转型、运营提升等方面进行分布分析,并给出建议。有些是需要写成论文形式的作业,有些是需要跟教师当面汇报的,不仅要做PPT,而且教授会针对某一张PPT或者某一个观点随时打断汇报内容,然后进行质疑、提问,小组成员需要当面给出回答。
这样的事情如果一个学期安排一次倒也罢了,关键是每周都有,而且小组作业的成绩关乎着每一个成员的最终成绩评定,这让李盼儿倍感压力,因为被当面质疑回答不上来还偷偷哭过几回。她害怕拖大家的后腿,也不希望自己的期末评定太差,所以经常熬夜,头发都掉了不少。
但是她也因此收获了很多,比如能逻辑清晰地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方案,能正面接住别人的质疑和提问,能用事实和数据去说明和解决问题,抗压能力也比以前大了很多。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