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纵使相逢应不识(2)(3/5)
于是,她顺手便将那糖葫芦递了过去。
于是一群小孩为了过来,阿梓和素楝索性将刚刚省下来的饭钱全部买了糖葫芦,分给了这些小孩。
二人看着跑远的孩子笑了,在人间,忧伤很多,而快乐也容易。
在小巷尽头,阿梓知道道别的时间到了。他没有挽留素楝,经历这一遭,她知道素楝来此处,并不是只为了送自己回来。若是这样,他们不会选择更难走的雪原。
可是,他也不会问。
他们都长大了,都有各自的使命要完成。他要回去看看妻儿是否安全到达,而素楝,也要为了她的信仰和希望去奋斗。
但是殊途同归,他们只是想做一个平凡的人,享受平凡的宁静和幸福而已。
素楝目送阿梓远去,就像刚刚目送那凤鸟一般。
此刻,她再次深刻的理解了那句“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遇”。
素楝循着记忆中的描述,慕姐姐说那年秋天有桂花香,经过了几条小巷,又穿过了几条小溪——难为她,这么久了还记得这些细节,大约每晚入睡前都要细细数过吧。
记得那无忧客栈并不是寻常客栈的样子,却是一座大的庭院。于是素楝便打听着附近这样的院子——好的庭院可有上千年的历史也是有的。
终于,她在一位老者的口中打听到,梧州的日月湖似乎很久以前是一位文人的私家庭院。只是家族衰落,变卖土地,后人疏于管理,便荒废了。经年累月,现在已经成为一片荒原,只剩两个湖还有从前繁华的影子。
“那里有人住吗?”素楝试探问道。
“从没有人见过。”老者摇摇头,“从未有人进去过。”
素楝在老者的指引下,找到了那片湖。确实如他所述,是荒原上的两个湖——与其说湖,不如说塘。但是依旧可以看得出有日月形状的影子。
“日”和“月”被一座小山所隔断。而比起这两个湖的萧条,这座小山还能算得上是风景。梧州城十分平整,这座小山起伏十分和缓,却绝算不上小。远看如一个巨大的扇面,将这个湖一分为二。湖边的荒原里长满了芦苇,秋日里飘着雪花一般的穗,然而奇特的是叶子却一点没有变黄,是一片葱绿。于是便出现了一个奇特的景象——绿色的芦苇荡上铺上了一层雪白的“棉花”。
素楝埋下心中的疑问,从进山小道进去,山上树木葱茏而高大,有种进入深山老林的感觉。素楝想起了姑射山,还有灵岛茂密的山林——这样的山林,没有上百年的历史无法长成的。
入山小径虽是普通的石子泥巴路,却干净整洁,周边的荆棘树丛像是有人指挥一般,都默契的并没有伸到路中间。素楝的感觉和那老者描述的并不相符,这里并不像是荒无人烟的地方。
弯弯小径引着素楝在这山林中穿梭,素楝很快到了尽头。山的那一边,依旧是湖和荒原,远远可见梧州城的建筑群。一路上素楝左右张望,却并未有任何异常,也没有人居住的痕迹。
难道那老者说的是对的吗?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