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王氏二抠(3/5)
临去苏州府城时大伯母朱夫人赠银二百两,大兄辰玉公子赠银五十两,交掉一年的束修还剩一百多两,原以为维持一二年的用度是绰绰有余的,他在王衙前居住时一两的月钱还有结余,谁承想书院中同窗无不花销巨大,就比如他从乡间带了新裁的四季衣衫,可书院还得统一重新置办几套,价钿自然不菲。
紫阳书院并不以科举为唯一目标,集会结社极其活跃,都由书院聘请吴中名家,学生必要加入一二个社才像样。
王恒不大会作诗,听说书院请了着名诗人文重光指点,本想加入诗社,奈何诗社每个月要缴三两银子做诗会的经费。
还有楹联社,亦是王恒比较有兴趣的,谁知楹联社集会更多,经费还要多一两。
琴社须要一定基础,弓道社不收外舍生,剩下的,只有蹴鞠社,报了名出五百文钱领了两双蹴鞠靴子就上场了。
荷包干瘪的速度是肉眼可见的,王恒每日心惊胆战,颇以为苦。
由此可见,如果立意科举,就算他资质尚可,以家资来说,也是万万读不起的。
开学一二个月,朱夫人遣人送过一次衣物糕点,从亲戚情谊来说,已经很过得去了,倘或银钱不凑手,无论如何都不好意思再开口要,因此王恒决意必定要省俭些。
“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在斋舍中高谈阔论的是王才,他对紫阳书院得出这个一个评价。
“紫阳英秀,王氏二抠。”王恒掩面道。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