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甩锅:小冰河的锅(2/5)
第三次是唐末及五代十国时期,又一次迎来了小冰河期。严寒笼罩大地,社会动荡不安。藩镇混战、政权更迭频繁,以致发生了黄巢“天阶踏尽公卿骨”的惨剧.......
第四次小冰河期降临于明朝末年,这堪称历史上持续时间最久的一次小冰河期。确切而言,其起始点可以追溯到万历年间,特别是从万历八年一直延续到崇祯十七年这段时间,正处于第四次小冰河期的极寒阶段。而倒霉的崇祯皇帝恰好碰上了这个极度严寒的时代。
根据《明史·五行志》中的详细记录,就连地处南方的浙江、福建,乃至更南端的广州和海南等地,都纷纷降下规模宏大的雪花。其中,广州的大部分区域积雪厚度竟高达 三四寸之厚!不仅如此,当地的河沟也被冻结成厚厚的冰层,足有 1 米之厚,甚至能够让牛群在上面悠然漫步。
想象一下,连向来温暖湿润的广州都降下这般深厚的积雪,其他地区的寒冷程度简直难以想象!那必定是一片冰天雪地、寒风刺骨的景象,给百姓们带来了无尽的苦难与挑战。
那短暂的严寒或许还能咬牙坚持一下,但如果是漫长岁月里都被那刺骨的寒冷所笼罩,且波及范围如此之广的话,对于普普通通的黎民百姓而言,简直就是一场无法承受的灭顶之灾啊!
不仅有那接连不断的酷寒气候,更有其他形形色色的天灾接踵而至。长时间持续的干旱使得原本波光粼粼的湖泊以及奔腾不息的江河纷纷干涸见底,水流断绝;尤其是华北一带,降雨量更是锐减到令人咋舌的地步,可怜那些农作物,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遭受重创,生长状况惨不忍睹。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