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睿亲王多尔兖(2/5)
崇德五年至崇德七年的松锦之战中,多尔衮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这场战役的胜利也让多尔衮的威望大增。
皇太极将六部之首的吏部交由多尔衮统摄。多尔衮深知人才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因此积极推荐有才华的文臣担任要职。在他的举荐下,希福、范文程、鲍承先、刚林等一批优秀的文臣得到了升迁,得以发挥他们的才智,共同辅佐皇太极治理国家。
多尔衮还向皇太极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政府机构改革的建议。经过深思熟虑后,皇太极决定采纳这些建议,对政府机构进行重大改革。这次改革确定了八衙官制,使得政府部门之间的协作更加高效,提高了行政效率。
此外,多尔衮在统辖六部期间,负责文臣武将的袭承升降事务,就连管理各部的王公贵胄也要经由他之手任命。
这段时期的经历为多尔衮日后的摄政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通过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和执行,深入了解了朝政运作和官员选拔任用制度,为他日后的执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资源。同时,他也赢得了众多大臣的支持和信任,为他未来的政治生涯创造了有利条件。
崇德八年(明崇祯十六年)皇太极的病情突然加重,生命垂危。尽管太医们竭尽全力,但最终还是无法挽救这位皇帝的生命。
皇太极的猝死让整个朝廷陷入了混乱之中。因为他在世时并未立下嗣子,所以谁将继承皇位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而当时的形势异常复杂,各方势力都在争夺着这个至高无上的权力宝座。
此时,作为努尔哈赤时代四大贝勒之首的礼亲王代善已经年过花甲,他早已不再过问朝政之事。而其他两位大贝勒——莽古尔泰早在两年前就去世了,而阿敏也在更之早之前就被皇太极以各种理由除掉了。这样一来,最有实力竞争皇位的只剩下了多尔衮和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两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