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孔有德自焚(3/5)
果不其然,在归顺后金之后没过多久,孔有德与耿仲明等一干将领便凭借着他们卓越的军事才能以及先进的武器装备,成功协助皇太极攻克了旅顺城。这场胜利不仅进一步巩固了后金的势力范围,更让皇太极对孔有德等人的能力赞赏有加。从此,孔有德等人在后金的阵营中越发受到重视,成为了皇太极麾下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天聪八年,风云突变!尚可喜竟也选择归顺后金。这一惊人之举犹如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大明朝那本就脆弱不堪的辽海防线上。曾经被寄予厚望、用以牵制后金铁骑的坚固防线,如今已然全面崩溃。
转眼间到了崇德元年(公元 1636 年)。这一年,皇太极意气风发地接受尊号,正式称帝。为了表彰那些归降的将领,他特意分封孔有德为恭顺王,耿仲明为怀顺王,尚可喜为智顺王,并将他们合称为“三顺王”。
不得不说,这三位顺王所率领的军队对于清(后金)而言,无疑是一支举足轻重的军事力量。他们不仅身经百战、勇猛无畏,更熟悉大明王朝的战略战术和地形地貌。因此,在清(后金)与大明的激烈交锋中,三顺王屡屡立下赫赫战功,成为了清军战场上的一把利剑,直插大明腹地。
皇太极对三顺王的册封,一方面充分彰显了他对大明降将的高度重视和信任,另一方面也完美契合了他以汉制汉的高明治国方略。通过这种方式,既能有效地利用这些降将的才能和兵力来增强自身实力,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瓦解大明军民的抵抗意志。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皇太极此举对于刚刚建立不久的大清王朝具有极其深远且重大的意义。它不仅为清朝日后逐鹿中原、定鼎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为南明军民的抗清斗争带来了新的变数和转折。】
*****
努尔哈赤死在红衣大炮下的消息一经传出,犹如巨石入水,激起千层浪涛。
满清内部瞬间炸开了锅——四大贝勒、四小贝勒、五大臣们议论纷纷、交头接耳,满脸惊愕与惶恐,包衣之间更是流言四起,旗人们人心惶惶,不知未来何去何从。
一时间,朝野震动,刚刚又从满清改名为大清的整个国家顿时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
*****
【顺治元年,当清军气势如虹地踏入山海关之后,孔有德这位前明将领紧紧跟随在豫亲王多铎身后,对李自成以及南明的武装势力展开了紧锣密鼓的追击与围剿行动。他们一路南下,所到之处如狂风扫落叶一般,毫不留情地镇压着江南各地此起彼伏的抗清斗争。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